传递理念耕耘业绩
国泰打造固定收益发展侧翼
如果历数国内固定收益投资经验最长的基金管理公司,成立于1998年的国泰基金必定属于其中之一,15年的固定收益管理经验,使得公司能较后来者站在更高的视角,来看待未来该投资领域在财富管理转型中的重要位置。早在去年年中,国泰基金就开始意识到未来几年固定收益产品的发展机会,并逐渐将之打造为带动公司成为大型资产管理平台的另一只“侧翼”,而围绕以“绝对收益”为目标的投资理念、业绩考核,以及一系列新产品布局也随之在近几年悄然展开。固定收益引领战略转型与国内大多数基金公司一样,此前国泰基金的产品结构呈现
“子弹型”——权益类投资品种规模在公司整体管理规模中占据大半。但这样的格局在今年已经改变。今年国泰基金成立的新基金中,不仅超过半数是固定收益类品种,同时还有具有里程碑创新意义的国债ETF上报。一年的时间中,国泰基金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翻了一倍,债基规模激增50%。“这主要是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从大的宏观经济视角,结合行业和公司发展做出的决策。”已加盟公司一年半的国泰固定收益部总监裴晓辉表示,在他之后一批来自保险、银行及信托领域的固定收益投研人员也陆续充实进来。此前国泰基金在固定收益领域亦摸索多年,发展的思路随着行业渐进逐渐清晰。“我们对固定收益的定位有短期和长期的计划。短期应该先将债券的绝对收益投资思路向机构介绍阐明,这部分投资者相对成熟,也能理性验证我们的投资理念和业绩。长期目标是向个人投资者宣传,每年都做出稳定的正收益,让投资者看到长期业绩后作出投资决策,而非盲目选择短期业绩亮眼的产品。”裴晓辉表示。经过一年多,国泰基金的“短期目标”已经逐步实现。银河证券数据显示,截至10月19日,国泰旗下债基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均超过6%(新成立的信用债和6个月理财除外),国泰金龙债券、国泰双利债券过去一年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中分别排名2/28和8/32,远远优于同类型产品的行业水平。机构投资者开始从观望转为行动,国泰金龙债券的投资者结构出现逆转,半年报显示,原来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结构,在今年年中已变为机构投资者占比近九成。具有保险公司背景的裴晓辉很清楚保险机构的需求。“机构不需要一个年度排名靠前,而需要持续每年都获得正收益、波动率小、覆盖成本、战胜投资目标。”裴晓辉表示,这需要转变公募基金“以我为主”的思路。而对于个人投资者的推进,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国泰基金的计划是延续绝对收益的特色,“将所有的债基在3~5年打造正收益,战胜存款利率的同时,努力降低波动值。以绝对收益为考核重点为了实现绝对收益这一目标,国泰基金做了一个巨大的尝试——把业绩考核中相对排名的要求降低,更注重对绝对收益的考核。裴晓辉认为,如果考核还是以相对排名为主,基金经理不可能放弃原来相对排名带来的投资思路。一个优秀的债券基金经理需要有对宏观经济敏锐的把控能力,能够主动“择时”,这在投资中难度是相当大的,这也是为什么要启用注重绝对收益的考核方法,可以防止债券基金经理“偷懒”随大流,而不敢于逆势而行。“债券基金经理必须走出去,多和投资者交流。扮演的角色不是总结之前投资业绩多么好,而是把未来的投资机会提前告诉投资者。”裴晓辉表示,这也是为何在投资业绩之外设置其他市场考核指标的原因。
(文/豫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