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证监法”专项执法继续
20余名嫌疑人被限制出境
证监会今年启动的“证监法”行动迄今已经部署4批。期间已经对20余名涉嫌违法犯罪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,7起案件已启动或即将启动刑事移送或移交审理处罚程序。
股市持续上涨,不少机构和个人也在“浑水摸鱼”。从传统的信披违规、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,到伪市值管理、机构“监守自盗”、证券期货欺诈,各类违法行为层出不穷。涉案的主体,不仅有上市公司董事、监事、高管,甚至有部分散户也涉入其中。
为了对市场高度关注的案件予以针对性打击,证监会自今年4月启动了“2015证监法专项执法行动”,迄今已经部署4批。
4月24日启动第一批,涉及全市场12起多个类型案件;5月8日启动第二批,涉及10起新三板案件;5月22日启动第三批,涉及12起市场操纵类案件;6月5日启动第四批,针对16起严重扰乱信息传播秩序的案件。
“目前,50起案件调查工作正在深入推进,19起案件取得重大进展,”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6月12日下午介绍,期间已经对20余名涉嫌违法犯罪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,7起案件已启动或即将启动刑事移送或移交审理处罚程序。
证监会今年启动的“证监法”行动,与日常监管有所不同。这一专项执法行动,是在常规打击的同时,组织专门力量,集中对当前市场环境下各方高度关注、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的“针对性”打击行动。
已经部署的50起案件,涉及主板、中小板、创业板、新三板等多个版块,领域涉及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,涉及主体包括上市公司、三板挂牌公司、基金、投资咨询机构、资产管理机构,以及会计师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,甚至部分传媒机构因为传播虚假、误导性信息也有涉案。
目前案件都还在调查过程中,但是可以确定的是,涉案人员不仅有上市公司“董监高”,以及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,券商、期货公司员工,还有少数社会个人和散户炒家涉案。
“下一步,证监会将按照’证监法’行动整体安排,继续集中部署针对特定领域的典型案件,并从快从严查处已经部署的案件。”邓舸称,有关进展情况证监会将及时向社会通报。